当前位置 : 鱼爪智企 > 企业资讯 > 湖北出台18条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渡难关

湖北出台18条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渡难关

1007人浏览
2020-02-14
鱼爪君

 湖北省政府办公厅昨天(2月8日)下发通知,从减轻企业负担、强化金融支持、加大财税支持、加大稳岗支持等四方面入手,出台18项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共渡难关。相关政策即日起施行,有效期暂定6个月。

 

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1月1号到6月30号,全省工业用水价格、用天然气价格均下调10%。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用电、用气、用水等,实行“欠费不停供”措施;疫情结束后3个月内,由企业补缴缓缴的各项费用,免收滞纳金,对参与生活物资保供的商贸流通和防疫药品、医疗设备、物资器材等疫情防控相关生产的中小微企业,由企业注册所在地政府按销售目录电价中电度电价的30%给予电费补贴,省财政按地方政府实际补贴额的50%给予补助。

 

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3个月房租免收、6个月房租减半。鼓励疫情期间各类中小微企业发展载体减免承租企业租金等相关费用,对减免入驻中小微企业厂房租金的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省财政按照不超过租金减免总额的50%给予补助,每个基地补助总额不超过200万元。对租用其他经营用房的,鼓励业主(房东)为租户减免租金,具体由双方协商解决。对已与国有企业签订合同的中小微企业,确因疫情影响,无法按时履行合同义务的,可以适当延长合同履行期限,具体延长期限由双方协商后重新确定。

 

疫情期间,对受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停征特种设备检验费、污水处理费、环保检测费、计量器具检定费。同时,持续推进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要求各级政府、国有企业依法履约,避免形成新的拖欠。

 

《通知》要求,各级金融机构要建立、启动快速审批通道,切实提高业务办理效率。鼓励金融机构开通绿色通道、压缩办贷时限,加大信用贷款 、无还本续贷力度。对受疫情影响、授信到期还款确有困难的中小微企业,金融机构要通过适当降低利率、减免逾期利息、调整还款期限和方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不得盲目抽贷、压贷、断贷。2020年,省内金融机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和新增额不得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新型政银担业务贷款规模占比不低于30%。鼓励各级金融机构采取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疫情防控物资重点生产企业,在原有贷款利率水平上降低10%以上。小微企业新增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较2019年下降不少于1个百分点。

 

《通知》提出,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对服务疫情防控的相关企业免收担保费、再担保费;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小微企业,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再担保费减半。对确无还款能力的小微企业,为其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应及时履行代偿义务,视疫情影响情况适当延长追偿时限,符合核销条件的,按规定核销代偿损失。省财政及时补充省级再担保风险补偿基金,做好代偿补偿保障。各市、州、县政府应建立实施尽职免责机制,通过资本金注入、保费补贴、代偿补偿等方式,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发挥应有作用。同时提高贷款不良率容忍度。疫情期间,金融机构向中小微企业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不良率超出自身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以内,且贷款规模增长的,合理确定其监管评级和绩效评级。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或企业,金融机构可依调整后的还款安排报送信用记录,相关逾期贷款不作逾期记录。

 

对国家、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2020年新增贷款,省级财政统筹按企业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进行贴息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展期期限不超过1年的,财政部门继续给予贴息支持。对未能纳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但在支持我省疫情防控工作中作用突出的卫生防疫、医药产品、医用器材、医疗废弃物处置等企业2020年新增贷款(1000万元以内),省级财政按照贷款合同签订日上月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30%给予贴息。

 

为进一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通知》提出,中小企业股票质押协议在疫情防控期间到期,企业由于还款困难申请展期的,可与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协商,展期3至6个月。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采取信贷支持和债券承销相结合方式,指导企业用好用足发新还旧政策,多渠道缓解企业经营困境。积极推进拟上市公司IPO 、新三板创新层企业申请精选层辅导验收工作,采取非现场等灵活高效方式进行辅导验收等相关工作。

 

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扩大产能、提档升级项目,优先纳入全省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给予重点倾斜。因疫情影响遭受重大损失,纳税人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 确有困难的,经税务机关核准,依法减征或者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对捐赠用于疫情防控的进口物资,按规定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对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进口的直接用于防控疫情物资依法免征关税。适用“定期定额”征收的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受疫情影响的,可依法提请合理调整定额。延期缴纳税款。纳税人因疫情影响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报省级税务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最长不超过3个月。

 

与此同时,湖北密集出台缓缴社保费、返还失业保险费、增加就业补贴等多项措施,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对受疫情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确实无力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中小微企业,按规定经批准后,可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缓缴期一般不超过6个月,最长不超过12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职工可按规定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缓缴期满后,企业足额补缴缓缴的社会保险费,不影响参保人员个人权益。

 

企业裁员(减员)率不高于5.5%的,对企业返还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70%。对参保职工500人(含)以下的企业,可直接按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予以返还。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按当地6个月月人均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参保职工人数返还失业保险费。

 

对春节期间(截止2020年2月13日)开工生产、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资的企业,符合条件的可按2000元/人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扫码关注智企小程序

更多公司优惠扶持!

QQ图片20200214194451.jpg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皆遵循版权声明,如果没得相应的授权,禁止转载,同时对于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如若有涉及版权、声誉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并提出问题,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规定及时处理。

文章标签:

公司转让、注销和被吊销有何区别?2025-09-19

在商业运营中,公司可能因战略调整、经营困境或法律问题面临不同结局。公司转让、注销和被吊销是三种常见状态,但性质、流程和后果截然不同,创业者需明确区分以规避风险。一、公司转让:主动权在手的资源重组公司转...

178人浏览

空壳公司转让合法吗?2025-09-18

空壳公司转让的合法性需结合具体操作与法律框架综合判断。从法律层面看,空壳公司作为已依法注册登记的法人主体,其转让行为本身不违反《公司法》等基本法规,但需满足合规前提并规避潜在风险。一、合法转让的核心条...

134人浏览

个人独资企业可以转让吗?2025-09-16

个人独资企业作为由单一自然人投资设立的经营实体,其转让问题在法律框架下具有明确答案:可以转让,但需遵循法定程序并完成关键手续。这一结论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十七条的明确规定:&ldqu...

414人浏览

公司不想经营了是转让好还是注销?2025-09-11

当企业因市场变化、战略调整或经营困难等原因决定终止运营时,选择转让还是注销成为关键决策。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综合考量。转让:盘活资源,降低损失若公司具备一定资质、品牌价值或客户资源,转...

448人浏览

2025公司转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025-09-10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战略的调整,公司转让成为企业资源重组的重要方式。2025年,在政策法规持续完善、监管力度加强的背景下,公司转让需重点关注以下核心问题,以确保交易合规、风险可控。一、法律合规性审...

3305人浏览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什么区别?2025-09-08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两大核心形态,在股东结构、资本运作、治理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既体现了法律对不同规模企业的规制逻辑,也深刻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模式与发展路径。股东人数...

187人浏览

什么是资质延期?有什么用?2025-09-04

资质延期是指企业或个人在原有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通过合法程序申请延长其资质有效期限的行为。这一制度常见于建筑、医疗、教育、环保等需要专业资质许可的行业,是维持市场主体合法经营资格的重要手段。从定义来...

96人浏览

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怎么办理?2025-08-27

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是从事林木、草种、花卉等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准入凭证,由国家林业和草原部门核发,用于规范市场秩序、保护种子质量及生物安全。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怎么办理1、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

285人浏览

建筑资质可以转让吗?2025-08-25

在建筑行业,建筑资质是企业承接工程项目的法定准入证明,其获取需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由于新办资质耗时较长(通常6-12个月),且通过率受政策影响波动较大,许多企业希望通过转让方式快速获得资质。建筑资质可...

432人浏览

什么是ISO体系认证?有什么用?2025-08-21

ISO体系认证是指企业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制定的管理体系标准,建立并运行一套规范化的运营流程,终通过第三方...

607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