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询纳税人识别号?操作流程怎么样
1171人浏览
2021-04-11
纳税人识别号查询
纳税人识别号是税务登记证上的号码,通常简称为“税号”,每个企业的纳税人识别号都是。纳税人识别号一般是根据技术监督局代码引申而来的,而技术监督局代码一般为9位数,所以前面要加上地区编码,那么纳税人识别号查询流程是怎样的呢?下面鱼爪智企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下吧,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做下参考,请阅读下文。

纳税人识别号查询一般的的操作步骤:先登录税务登记查询官网
1、点击登录框下方“查询纳税人识别号”;
2、输入完整的15位的微机编码和校验码(注意,纳税人识别号无需输入。);
3、单击“查询”,系统将查询到企业的纳税人识别号,可能会与您的税务登记证号不一致,如有不一致的以查询到的为准;
4、将查询到的纳税人识别号手动输入到登录框,如果复制粘贴,请注意前后不能有空格;
纳税人识别号,通常简称为“税号”。纳税人识别号就是税务登记证上的号,每个企业的识别号都是。2015年1月12日,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本周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未来每个公民可能都将拥有一个由税务部门编制的且终身不变、用来确认其身份的数字代码标识。这个属于每个人自己且终身不变的数字代码很可能成为我们的第二张“身份证”;纳税人识别号一般是根据技术监督局代码引申而来的,而技术监督局代码一般为9位数,所以前面要加上地区编码,如果地区编码加上技术监督局代码,再加效验码位数不足的,中间加L,如果效验码无法析出的加X,表示是1-9。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纳税人识别号编码规则
已领取组织机构代码的纳税人税务登记代码为:区域码+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设定的组织机构代码。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识别号,一律由15位、17位、18或者20位码(字符型)组成,其中: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纳税人,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编制的9位码(其中区分主码位与校验位之间的“-”符省略不打印)并在其前面加挂6位行政区划码共15位码,作为其“纳税人识别号”。国家税务总局下达的纳税人代码为15位,其中:1—2位为省、市代码,3—6位为地区代码,7—8位为经济性质代码,9—10位行业代码,11—15位为各地自设的顺序码。
从事生产、经营的外籍、港、澳、台人员税务登记代码为:区域码+相应的有效证件(如护照,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等)号码。
个体工商户税务登记代码为其居民身份证号码。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中国公民,以公安部编制的居民身份证18位码为其“纳税人识别号”;对外国人以其国别加护照号码作为其“纳税人识别号”。
注意事项:18位纳税人识别号编码规定:凡是与数字混淆的字母,一律不列入编码(编码中不使用这些字母),这些抛弃的字母是IOZSV,所以开票时应注意。
纳税人识别号国税函规定
纳税人识别号原则上是无含义代码。对于取得技术监督局9位组织机构代码的纳税人,其纳税人识别号采用6位行政区划码加9位技术监督局组织机构代码。引用6位行政区划代码的目的是为了赋码的便捷、防止重码出现,纳税人在全国范围内被赋予的纳税人识别号,本身不具有任何语义。任何新开发软件都不得单独引用纳税人识别号前六位的区划代码,总局统一开发的已有软件如果使用了纳税人识别号前六位的区划代码,总局将统一提出解决办法。
纳税人识别号是纳税人数据信息内外部交换共享的基础,应保持不变。对于已存在的纳税人识别号不必随国家行政区划代码的调整而调整。对于同一税务机关,如果本地区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代码不同,其所辖纳税人的纳税人识别号的前六位可以有不同的区划代码。对新开办企业可使用新的行政区划代码。
另外,有的企业由于是国、地税两局的共管户,可能拥有两个识别号,针对这种情况,文件中规定:国税局、地税局的共管户,如果拥有两个纳税人识别号,可由当地国税局、地税局双方协商确定其纳税人识别号的前六位编码。
对于以后数据信息采集的数据清分方法,文件中也给予了明确的规定:以后将采用主管税务机关的识别号做为数据清分的识别代码,所以文件中要求税务机关指导纳税人正确填写主管税务机关的代码,同时纳税人也应该注意将自己主管税务机关的代码填写正确。
通过上述内容相信大家对纳税人识别号查询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上述内容还介绍了纳税人识别号编码规则及纳税人识别号国税函规定,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由上文我们可以看出纳税人识别号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一个编号,它很有可能以后是会成为我们第二张身份证的。同时,大家有更多相关问题,欢迎大家咨询鱼爪智企,有更多更客服的人为大家解答问题。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皆遵循版权声明,如果没得相应的授权,禁止转载,同时对于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如若有涉及版权、声誉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并提出问题,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规定及时处理。
热门文章
公司转让、注销和被吊销有何区别?
在商业运营中,公司可能因战略调整、经营困境或法律问题面临不同结局。公司转让、注销和被吊销是三种常见状态,但性质、流程和后果截然不同,创业者需明确区分以规避风险。一、公司转让:主动权在手的资源重组公司转...
空壳公司转让合法吗?
空壳公司转让的合法性需结合具体操作与法律框架综合判断。从法律层面看,空壳公司作为已依法注册登记的法人主体,其转让行为本身不违反《公司法》等基本法规,但需满足合规前提并规避潜在风险。一、合法转让的核心条...
个人独资企业可以转让吗?
个人独资企业作为由单一自然人投资设立的经营实体,其转让问题在法律框架下具有明确答案:可以转让,但需遵循法定程序并完成关键手续。这一结论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十七条的明确规定:&ldqu...
公司不想经营了是转让好还是注销?
当企业因市场变化、战略调整或经营困难等原因决定终止运营时,选择转让还是注销成为关键决策。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综合考量。转让:盘活资源,降低损失若公司具备一定资质、品牌价值或客户资源,转...
精品企业推荐
成都**商贸有限公司
山东**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哈尔滨**贸易有限公司
**(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上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在线匹配 匹配成功率上升 95%
如有疑问请致电官方热线:400-902-9915